贵妃榻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贵妃榻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中俄天然气合作的冬季思考dd-【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06 05:04:47 阅读: 来源:贵妃榻厂家

中俄天然气合作的“冬季思考”

在经历漫长的谈判过程之后,今年5月21日,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东线管道供气购销合同》。回顾中俄天然气谈判的历史,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保障未来合作的顺利进行;应该乐观看待两国天然气合作的前景,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发展,也必须严肃对待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效落实两国签署的合同。

一、中俄天然气谈判的历程和时代特征

从1994年开始,中俄两国就油气合作开始了长期谈判和联合规划研究工作。参与这一过程的包括中俄两国领导人、政府与能源主管机构、主要油气公司等。在天然气方面,从两国首次会谈到签署合同,经历了近二十年时间。在此期间,俄罗斯国内天然气工业状况、能源发展战略和对外能源政策出现了多次变化,这成为中俄天然气谈判久拖不决的重要因素。此外,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国际天然气市场的发展,以及中国的天然气行业政策和进出口状况,也对中俄天然气谈判产生了重要影响。

根据俄罗斯对华天然气合作政策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势,可以将中俄天然气谈判分为1994—1999年、2000—2009年、2010—2014年三个阶段,各阶段显示出不同的特征。

1.1994—1999年:天然气合作构想发端期

苏联解体后,出于开拓新的油气出口市场的目的,俄罗斯政府开始寻求与中国进行油气合作的可能。同时,中国在九十年代初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为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油气进口来源,逐步确定了“走出去”战略。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俄两国开始提出油气合作构想。

1994年11月,中俄两国政府在北京就油气管道合作研究项目和油气领域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会谈,签署了会谈纪要和谅解备忘录。同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与俄罗斯西丹科公司(Sidanco)举行会谈并签署备忘录,决定进行合作开采天然气的可行性研究工作。这一系列会谈和文件的签署,标志着中俄两国油气合作的正式开始。

1995—1996年,中俄就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铺设至中国东北的天然气管道,以及俄罗斯向中国并经中国向第三国供应天然气进行了多次谈判,并商定开展相应的经济技术论证。这一方案即俄罗斯对华供气“东线”的前身。在公司层面上,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以及后来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谈判对象是当时在东西伯利亚进行天然气开采的企业,先是西丹科公司,之后是露西亚石油公司(Rusiya Petroleum)。

1997年8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还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rom,简称俄气)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建设从俄罗斯经中国西部边境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的管道项目。俄气当时主要从事西西伯利亚的天然气开发,该合作协议是俄罗斯对华天然气供应“西线”的前身。

1999年2月,在中国总理朱镕基和俄罗斯总理普里马科夫的见证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简称中国石油)同露西亚石油公司签署了《关于敷设从科维克塔凝析气田至中国及可能的第三国的天然气管道和开发科维克塔凝析气田可行性研究总协议》。这意味着两国政府和公司层面已经就东线天然气管道建设和供气达成了一致意见。

需要指出的是,苏联解体后的前十年中,俄罗斯政府缺乏统一和清晰的能源战略,其能源决策体系相对混乱,大规模项目的执行力较弱,给中俄油气合作造成了客观障碍。但总体而言,在这一阶段,中俄两国就对华供气的两条线路提出了基本构想和方案,并进行了相关的论证工作,这成为两国进一步谈判和合作的基础。但是,随着1999年底叶利钦辞职和普京就任俄罗斯总统,俄罗斯的能源战略和对外能源政策开始进行大幅度调整。受到这一过程,尤其是俄罗斯国内油气公司整合的影响,中俄油气合作的很多协议均被搁置。

2.2000—2009年,天然气合作政策磨合期

1999年底,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布辞职,由总理普京担任代总统。2000年3月,普京在总统选举中获胜,俄罗斯进入普京时代。

普京上台后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其最主要的政策是将大量石油天然气资产重新收归国有以增强国家对油气行业的控制力。得益于国际油价的大幅上涨,俄罗斯不仅获得了经济上的收益,提前偿还了西方国家在俄罗斯经济改革期间提供的大量贷款,还通过石油天然气出口的影响力,实行了有效的能源外交,巩固了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这一时期,俄罗斯开始制定新的能源战略。2003年出台的《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提出,能源不仅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实现外交政策重要的工具。

2000年以后,中国仍然继续同俄方在天然气领域内进行谈判,并取得了一些进展。2000年11月,中国石油、露西亚石油公司和韩国天然气公社签署三方的天然气管道建设和供气协议。

2002年,中国石油同萨哈国家油气公司签署开发恰扬达气田并铺设对华管道的预可行研究项目报告。

2004年10月,中国石油同俄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商定将建设长输管道对华供气;2004年11月,中国石油同萨哈林1号项目作业商埃克森公司签署协议,计划对华供应萨哈林1号项目天然气并进行价格谈判。

但是,俄罗斯政府通过《天然气出口法》和其他一系列政府命令,加强了俄气作为国有天然气公司和管道运营商的垄断地位,特别是授予该公司出口垄断权。这使中国石油此前同其他公司签署的天然气供销协议和计划都被迫终止,中方只能通过与俄气的合作实现对华供气和管道建设。

2006年3月,中俄双方在两国元首的见证下签署了俄罗斯对华供气的谅解备忘录。文件规定俄罗斯从东线和西线两条管道向中国供气,年供应量分别为380亿立方米和300亿立方米。同年10月,中国石油同萨哈林1号项目签署了天然气购销框架协议。但实际上,由于俄罗斯政府的反对和俄气的出口垄断权,这一协议未能落实。

2006年之后,中俄两国开始就供气问题进行谈判,但双方均未将这一问题作为优先发展方向。就俄方而言,当时天然气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将独联体国家享受的优惠天然气供应条件市场化,同时控制中亚天然气的流向。就中方而言,对俄油气合作的重点是建设对华原油管道,在天然气方面,由于中俄分歧较大,重点则放到建设从土库曼斯坦至中国的天然气管道方面。

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使俄罗斯油气工业遭受了严重影响,这促成了中俄“贷款换石油”协议的签署和石油管道的建设。2009年底,中亚天然气管道建成通气,实现了从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进口,中俄天然气谈判进入新的阶段。

应该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俄罗斯的能源战略和天然气政策趋于成熟。2007年以后,俄罗斯相继出台了《东部天然气计划》、《203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和《俄罗斯天然气行业发展构想》等文件,将对华供气列为国家能源政策,但政策细节仍在进行不断的调整和磨合。

3.2010—2014年:天然气供应价格谈判期

中俄原油管道建设尘埃落定后,天然气合作成为双方谈判的新焦点。同时,由于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成,俄罗斯对华供气的西线管道(阿尔泰管道)对中方变得不那么重要,因此双方谈判主要围绕东线管道进行。需要指出的是,2008年和2011年,俄气通过复杂的程序和交易,分别获得了恰扬达气田和科维克塔气田及其开发许可,为对华东线供气落实了气源。

2010年9月,中国石油同俄气签署了《俄罗斯向中国供气的主要条款框架协议》,该协议规定了对华供气的路线、供应量、交割点等。该文件的签署,使价格成为供气谈判的唯一核心问题,但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差异极大。

中方希望按照中国国内的天然气价格承受能力,参照中亚天然气的价格确定一个较低的价格水平,而俄罗斯坚持要求按对欧天然气供应价格。在定价方式上,双方曾提出过同煤炭价格挂钩、同美国亨利中心价格挂钩、同日本JCC价格挂钩等多种方式,但俄方坚持以同油价挂钩的长期合同方式定价。中方则在这一期间进行了天然气价格改革的试点并逐步推广到全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与国际市场价格的差距,为接受较高的进口气价进行了政策准备。

2014年初,俄罗斯能源部公布的《2035年前能源战略》草案中提出了一定要进入亚太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目标,但同时强调要维护俄罗斯的能源利益,保障投资回报。俄罗斯正是在这一原则基础上同中国进行天然气谈判。

二、中俄签署天然气合同的现实动因

俄罗斯长期能源战略的制定和对国内天然气资源的整合为中俄天然气合作创造了条件;而俄罗斯在国际天然气市场上地位的变化及其国内发展的需要,促使其加快同中国的天然气合作,以获得新的天然气出口市场,带动东部地区的发展。同时必须指出,乌克兰危机及其导致的后果,加快了俄罗斯进入亚太市场的步伐。

1.国际天然气市场变化是俄罗斯加快对华合作的外部因素

传统的国际天然气交易分为北美、欧洲和亚太三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性市场,各有不同的储运和定价方式。从上世纪60年开始,俄罗斯的天然气主要经管道销往欧洲,采取与石油和油品价格挂钩的长期合同模式。俄罗斯的天然气占欧洲天然气消费总量大约1/4的份额。

2008年以后,美国“页岩气革命”对全球天然气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产生的连锁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销售:

一方面,美国页岩气开采量爆发性增长使得原本计划销往美国的中东LNG转向欧洲市场,使俄罗斯天然气在欧洲的市场份额有所降低,导致俄罗斯请求卡塔尔和阿尔及利亚共同协调在欧洲市场的行为;

另一方面,美国市场的关闭使俄罗斯中止了原本面向美国的什托克曼凝析气田项目,改变了俄罗斯优先向北美天然气市场扩张的目标。

在欧洲天然气市场,俄罗斯面临市场份额减少、竞争加剧和监管风险增大的局面。

首先,欧洲经济的缓慢增长使俄罗斯无法大幅提高对欧洲这一传统市场的天然气供应,按照俄罗斯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的预测,未来数十年,欧盟的老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的天然气消费量将出现减少,而这些国家是目前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

其次,中东、北非、东非的LNG,以及来自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等国的管道天然气未来将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俄罗斯在欧洲市场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再次,欧洲正在进行的天然气市场改革确立的新规则,威胁了俄气在欧洲的传统行为方式。欧洲委员会已经于2012年9月开始对俄气进行反垄断调查,认为该公司割裂欧洲市场,阻碍欧盟成员国的自由供应,阻挠其天然气供应多元化,针对不同客户采取与油价挂钩的不公正价格等。在这种情况下,俄气被迫对部分欧洲大客户降低了价格,采用更加灵活的定价方式。

与此同时,亚太地区对天然气的需求正出现急剧增长。特别是中国,其天然气消费过去十年增长迅速,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而亚太在三个区域市场中的天然气价格最高,也成为吸引俄罗斯进入亚太市场的重要因素。

2.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和东部地区发展是俄寻求对华合作的内部动因

天然气工业是俄罗斯能源行业的重要支柱,是俄罗斯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之一。俄罗斯能源战略和天然气发展纲要等文件均指出,俄罗斯必须开拓新的天然气出口市场,实现天然气出口路线的多元化。与石油不同,天然气的长距离跨境运输需要建设管道以连接供应国和消费国。因此,俄罗斯天然气进入新市场,必须解决天然气资源开发和对外出口管道建设两方面问题。

在欧洲市场饱和与竞争加剧、北美市场关闭的条件下,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实现多元化的优先方向必然是亚太方向,首先是中国。为此需要大规模开发东西伯利亚的气田,建设通往亚太市场和中国的天然气管道。

早在2007年,俄罗斯就制定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天然气,并向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出口天然气的“东部天然气计划”,俄气成为该计划的协调和实施者。2012年在俄罗斯主办的亚太经济组织峰会期间,俄气表示将加快对亚太国家的天然气供应,供应量将等同或者超过对欧洲的供应量。

需要指出的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发展,是普京2012年重新竞选和当选总统时提出的重要战略性举措。其优先发展方向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大规模能源项目开发——包括开发科维克塔气田和恰扬达气田,以及建设通往亚太地区的天然气管道。普京曾在竞选文章中表示,要借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的资本,“要让俄罗斯经济之帆乘上中国风”。

3.乌克兰危机及其后果是中俄签署天然气合同的促进因素

2013年年底开始的乌克兰国内局势动荡导致乌克兰政权更替,克里米亚在全民公投之后“脱乌入俄”,并入俄罗斯版图。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合对俄罗斯实行经济制裁,制裁波及到俄罗斯一些企业和金融机构,以及部分政府官员和企业家,新的更严厉制裁措施更是直指俄部分能源企业。尽管短期内西方制裁对俄罗斯影响有限,但乌克兰危机使俄罗斯在能源和金融两个方面面临一些困难,这成为其最终与中国签署天然气合同的一个促进因素。

一方面,乌克兰问题影响了俄罗斯对欧洲的能源供应。欧盟30%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其中一半以上通过乌克兰境内的管道运输。对于美国和欧盟而言,如何使欧洲国家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是对外能源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3月份,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美国准备向欧洲出口LNG,以降低欧洲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同时,欧盟提出通过天然气进口渠道多元化、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等计划,谋求减少从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口量,这都将影响俄罗斯未来在欧洲天然气市场上的地位。

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制裁,西方评级机构纷纷调低了俄罗斯的主权信用评级和俄罗斯主要公司的信用评级,使俄罗斯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成本大幅提高。此外,俄罗斯还出现了资本加速外逃的情况,使该国的经济增长和大型项目投资的前景更加黯淡。

这为促使俄罗斯加快签署与中国的天然气供应合同创造了难得的契机。签署这项为期30年、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的巨额合同,不仅可以显示俄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稳固性,表明“俄罗斯并未在国际社会上被孤立”,同时还能够吸引中国资金参与俄罗斯东部的天然气田开发和管道建设,促进俄经济增长、缓解融资压力。

三、中俄天然气合同对国际天然气市场的影响及仍需解决的问题

中俄东线供气合同的签署,为两国进一步的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可能,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市场。同时,合同的签署只是供气的第一步,气田开发和管道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双方需要认真对待、务实解决。

1.中俄天然气合同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在谈到中俄天然气合同的意义时,首先应该明确,该合同的落实将改变俄罗斯和中国这两个能源大国的天然气供应和消费状况。一方面,俄罗斯落实了新的天然气供应市场,东西伯利亚的天然气资源将得到大规模的开发,有助于实现俄对欧洲和亚太地区天然气供应平衡的目标。另一方面,中国可增加天然气进口量,供应来源进一步多元化,这不仅有助于维护中国的能源安全,还能降低煤炭的使用,缓解大气污染,其生态价值不可低估。从这个意义上讲,中俄天然气合同毫无疑问是双赢的。

如果将中俄天然气合同放到全球天然气市场进行考察,可以认为,这一合作有可能从资源量、贸易流向和定价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国际天然气市场产生影响。

从资源量看,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储量国之一。而计划经东线向中国供气的东西伯利亚并不是目前俄罗斯主要的天然气开采区。东西伯利亚的天然气储量约占俄罗斯天然气总储量的1/3,未来的气源地科维克塔气田和恰扬达气田都有上万亿立方米的储量,但至今尚未投入商业开采。所以,这些资源的开采,将为全球天然气市场提供新的产量增长来源,而不是对已有产量的重新分配。

从流向上看,当俄罗斯天然气流向亚太市场并占有部分市场份额时,必然会影响到这个市场上的其他天然气供应者和消费者。亚太是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长最为迅速的地区,也是全球天然气出口国竞争最为激烈的地区。由于存在天然气的“亚洲溢价”,澳大利亚、非洲、中东和北美的天然气生产商都紧盯亚太市场。俄罗斯天然气进入亚太市场,不仅会加剧天然气出口国之间的市场竞争,也将引发消费国之间的资源竞争。

天然气市场现在仍处于若干区域市场相对独立状态,每个市场拥有各自的定价机制。但在跨境长输管道建设和LNG全球流动的背景下,形成统一的全球天然气市场成为长期发展趋势,目前一个市场中已出现几种定价机制相互影响并各自进行调整的现象。特别是在天然气供应竞争更为激烈的亚太地区,如果有更多自由的LNG进入该地区进行交易,未来必然会从新的价格发现中产生天然气的独立定价机制。

2.中俄落实天然气合同仍需解决的问题

中俄天然气合同的落实,包括气田开发和管道建设,面临以下两个主要问题。

第一个的问题是建设资金。尽管中方承诺向俄罗斯提供一定数量的资金(约250亿美元),但气田开发和管道建设投资总额达550亿美元,俄方仍需要自行解决大量资金。

在目前俄罗斯受到西方制裁、难以获得欧美金融机构廉价融资的情况下,依靠国内投资是最主要的解决方式。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提议动用俄罗斯的外汇储备为俄气增资,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部长乌柳卡耶夫也表示,可以动用俄罗斯国家福利基金的资金。此外,俄罗斯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俄罗斯储蓄银行也表示有兴趣参与管道建设的融资。

不过,无论是动用外汇储备还是国家福利基金,都存在程序上和制度上的障碍。比如,是向俄气注资,还是向其组建的管道建设公司注资;国家是持有增发的俄气股份,还是持有建设的管道基础设施的股份,以及未来如何处置相应的资产的方式,都需要俄罗斯政府层面的相关规划。这一切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

第二个问题是俄罗斯在建设天然气管道方面的工程建设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目前俄气尚未公布有关“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建设的具体投资额和建设时间表。过去几年,俄罗斯国内一直对俄气在管道建设开支过高和工期拖延等方面的问题持批评态度。在工程建设方面,由于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存在自然环境恶劣和基础设施不足等不利条件,工程进度往往难以按照计划进行,这在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和哈萨林-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中表现的比较突出。

此外,“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的运输能力分配问题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该管道由俄气建设运营,但俄罗斯石油公司(简称俄油)和伊尔库茨克能源公司等都表达了希望利用该管道实现对华供应天然气的愿望,特别是俄油,由于该公司总裁谢钦对俄罗斯能源政策的极大影响力,威胁到俄气管道天然气出口的垄断权。

俄罗斯国内的能源出口利益分配问题如何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如果发生变化,将对中俄天然气合作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如果俄气失去管道天然气出口的垄断权,即俄油也能使用东线管道对华天然气供应,将促进中俄天然气合作,俄气和俄油之间也可能形成竞争关系;另一方面,如果在俄油的竞争中,俄气的地位受到威胁,或者发生重组等重大事件,可能会影响到中俄天然气合作的顺利进行。

四、中俄天然气合作的经验与反思

从中俄长期的天然气合作谈判历程中,我们可以获得极为丰富和宝贵的经验教训。从中反思我们存在的不足,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从而使中俄未来合作更加顺利。

1.政治互信和政策相向而行是合作的基础

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两国的政治互信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双方高层交往频繁,两国在经贸、能源、人文、安全等各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国际事务中的相互协调和配合更加密切。

在能源问题上,中俄两国进行了长期的接触和谈判,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中俄两国关系发展的缩影。在能源合作的问题上,必须看到两国建设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长期努力,在能源问题上相互理解、政策相向而行的过程。在中俄天然气谈判的过程中,俄罗斯逐步整合东部天然气资产,确立了“东进”的天然气政策,而中方发展天然气基础设置、理顺定价机制、积极培育市场、引入多个气源,形成了多元化的供应局面。双方在各自天然气问题上的积极准备,为相互合作奠定了基础。

2.企业商业利益的平衡是合作的基本原则

中俄两国间大规模和战略性的天然气合作,政策上的保障是一个方面,两国公司进行的商业谈判也是合同最终可以达成的必然途径。

主导天然气供应商业谈判的中国石油和俄气既是代表中俄双方的国有油气公司,也是以获得商业为目的、从事跨国商业活动的上市公司。企业对商业利益的追求无可厚非,而跨国商业合同的签署必须进行充分的论证、严谨的磋商和复杂的谈判。

中俄两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不计经济代价和商业利益进行合作的历史,这种合作也由于政治原因而最终破裂。在中俄两国均进行市场经济改革,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和企业制度的背景下,尊重经济规律和商业利益,成为两国企业谈判和合作的基本原则。中俄天然气合同的签署,体现了这一原则的落实。

3.中国需要增强国际能源市场定价话语权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中俄天然气谈判后表示,对华天然气价格将同石油和油品价格挂钩,实行长期合同模式。这种模式是俄罗斯与欧洲天然气贸易的基石,是俄罗斯天然气出口的“核心价值”。无论具体的合同条件有什么调整,但就接受这种定价模式而言,中国在进口俄罗斯天然气方面实行的就是所谓的“欧洲价格”。

接受俄方提出的天然气定价方式,凸显了我国在国际能源定价权方面的弱势。

长期的能源价格管制和能源金融体系的不发达,使我国目前只能被迫接受现有的定价方式。尽管在天然气方面,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和LNG的迅猛发展,相对独立的三大定价体系出现了相互影响的趋势,但我国在寻求天然气定价话语权方面仍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寻求天然气定价话语权的关键之一是实现市场化的天然气交易,这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本质所在。中俄天然气谈判之所以长期未能获得进展,暴露出的另一个弱点是,我国的气价承受能力相对较低。

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的天然气长期以来并不是由市场定价,导致天然气的价格与真实价值相背离。我国实行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以来,这种情况正在得到改变——这不仅缓解了进口气亏损的局面,也会增强我国在天然气谈判中的议价能力。从长期看,由于我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巨大,国内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也将对国际市场产生影响。

4.反思危机促进中俄能源合作的规律与问题

一个值得注意的规律在于,我国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都是在国际环境出现剧烈变化的背景下达成的。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了中俄原油管道的建设;此次天然气合同的签署,是在乌克兰危机的背景下进行的。严格说来,中国与中亚的天然气合作的突破,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俄罗斯大幅减少了从中亚的天然气采购,迫使土库曼斯坦积极寻求新的天然气市场。

这种情况一方面表明,我国有能力把握国际环境变化有利契机,实现对外能源合作的突破。但另一方面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在国际环境相对平稳的条件下推进大宗能源交易;是不是只有靠国际环境的突变才能推动这些项目的进展,以及如何在国际环境突变的条件下,尽可能为我国争取更多的利益。

5.中俄长期能源合作仍需要机制建设的保障

机制建设是中俄长期能源合作的基本保障,只有完善的机制才能使长期合作有效抵制偶发性因素的干扰,避免能源供应中断,保证能源运输安全。从历史经验上看,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或者中俄分别与第三国在处理对外能源合作中都出现过规则模糊,或者有规不守的情况,导致分歧和争端的产生。因此,需要通过政府、企业之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使能源合作机制化和规范化,并建立争端解决机制,降低风险。

同时,中俄的长期能源合作出现了从双边机制向多边机制过渡的趋势。比如,在世贸组织框架下,中俄需要协调能源合作与世贸规则之间的关系;在上合组织内,“能源俱乐部”是涉及中俄和中亚诸国的多边平台;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和俄罗斯倡导建设欧亚经济联盟之间,在能源方面也有很多需要相互沟通和协调的问题。多边机制的构建,将是中俄能源合作未来制度保障的重要环节。

五、小结

中俄两国签署东线对华供气合同,体现了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顺利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中俄双方互利共赢。中俄供气合同的落实,一方面能够满足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结构转变对天然气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加快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实现俄罗斯能源出口多元化的战略目标。

中俄两国的天然气谈判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两国在能源战略和对外能源政策上都发生过转变,这是影响天然气谈判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两国的天然气合作还受到国际能源市场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可以预见,中俄天然气合同的落实,未来必将对国际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回顾中俄天然气合作和谈判的历程,是为了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保障未来合作的顺利进行。在国际地缘政治环境、国际能源市场条件和国家能源政策处于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中俄两国必须在天然气合作中共同努力,建立规范化的合作机制,明确行为规则,从而降低风险,保障天然气供应的长期稳定。

(来源:《国际石油经济》  作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  刘乾  徐斌)

沈阳单面机

山东电子天平价格

浙江管材落锤冲击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