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榻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贵妃榻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第五节周忱改革影响深远-【xinwen】

发布时间:2021-10-12 11:11:56 阅读: 来源:贵妃榻厂家

宣德时期第三个重要的国内发展是重新组织财政和特别,在长江下游诸如苏州和松江等府采取救济措施。如前所述,这些府负担着很不公平的税赋。有意在这个 地区征收惩罚性税赋的洪武帝后来已下令进行减免;但甚至晚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苏州的份额依然高达281万担,几乎是全国田赋总数的1/10。 松江的地只有苏州的1/4,但田赋几乎为后者的一半,占田赋收入的4.14%。成祖在位时,平均每年的田赋收入提高约10%,以满足迁都北京及历次对外征 战、海外远航的巨额支出需要。史籍没有记载苏、松新的田赋份额,但可以合理假定,它们的份额也相应地提高了。这些沉重的税赋要求引起了巨额欠税和债务,从 而导致大量人口出逃和农民的贫困,特别是在永乐晚期自然灾害袭击这一区域时更是如此。

明宣宗即位后,面对“赋税过重,江南尤甚”的局 面,下令派广西布政使周干巡视苏松等地。在向宣宗递交的调查报告里,周干指出:“在江苏等地,人们流离失所,向老人询问才得知是由于人们贫困所导致的。因 为赋税太高,百姓苦不堪言,上交赋税之后自家一无所有,便会挨饿受苦,想逃都不知逃向何地。”明宣宗深受触动,为确保朝廷财政收入,巩固国家赋役基础,宣 德四年下诏对官田改科减征,“官用粮,一斗至四斗减两成,四斗至一石,减三成,以下往后推算不等。”七年再次下令:“自宣德七年始,将官田税赋再减。”并 于宣德五年派“才力重臣”周忱到江南督理税赋。

周忱(1381~1453年),子恂如,江西吉水人,永乐二年进士,任过二十年刑部郎 官。户部尚书夏原吉十分赏识他,宣德五年,由大学士杨荣推荐,以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周忱上任伊始,便“召父老问逋税故”,“深入民间与父老乡亲交谈接 触,询问民间的疾苦”。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苏松两府为前沿,以贯彻宣宗减轻官田科则诏谕为前奏,逐步将自己的改革愿望在江南地区实施。

周忱将粮长制的弊端克服,将田赋漕运方式改良,逐渐形成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即税粮征收、贮藏、运输中的各种规章制度。粮长制的改革主要包括:第一,针对 田赋征收过程中粮长私造大样斗斛掊克百姓的状况,周忱“请敕工部颁铁斛下诸县准式,革粮长之大入小出者”。第二,简化粮长领、缴勘合手续。“旧例,粮长正 副三人,以七月赴南京户部领勘合,既毕,复赍送部,往返资费皆科敛充之。(周)忱制止设正副各一人,循环赴领,讫事,有司类收上之,部、民大大方便了”。 第三,鉴于各县收粮无屯局,粮长即家贮之,周忱设立水次仓制度,“令诸县于水次置屯,屯设粮头、屯户各一人,名辖收。至六七万石以上始立粮长一人管理,名 总收。民持帖赴屯,官为监纳,粮长但奉期会而已”。第四,严格税粮运输管理,设《拨运文簿》登记支拨起运的数目,设《纲运文簿》列出运输的开销数目,以用 于核查、禁止运输途中粮长自盗或挥霍行为的发生。税粮漕运方式的改革主要是用这样的运输方式代替原来农民各自运输的方式,即由民船运至淮安或瓜州交兑官 军、由官军接运至通州的兑运,百姓适当地承担官军运输中的损耗:运到淮安,交兑者按每石正粮加耗米五斗于民运,到瓜州,交兑者以每石加耗五斗五升于民运。 粮长制的改革使官仓能最大限度的收入百姓所纳税粮,保证了国家税收的完整。漕运方式的改变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济农仓的设立,使周忱建构出地方政府可以自主支配的地方基金体系。由于得到了明宣宗和英宗的信任,“委任益专”,允许其方便行事,致使周忱手中的自主权 加大,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才干。宣德七年(1432年),江南丰稔,“诏令诸县以官钞平籴备振贷,苏州遂得米二十九万石”。同年,周忱在江南实施京俸就 支法,即以苏、松、常三府支领代替原在南京支俸的北京军官。原先苏松百姓转输南京每石正粮所加六斗耗米除一斗用于支付船价外,其余五斗即可节余,民出甚少 而官俸常足。在此基础上设立的济农仓,使地方政府在不增加对百姓赋役征敛的基础上,既能保证封建朝廷的赋税收入,又能弥补地方公务、救济、公益事业等费用 及里甲支费缺乏,使官民双方余利。济农仓的设立为田赋改革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加耗均征即平米的推广实施是周忱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支 柱,它以宣德八年(1433年),周忱奏行《加耗折征例》为标志。户无论大小,田无论官民,“每正粮,收平米一石七斗,候起运日酌量支拨,次年余多,则令 加六征收,又次年益多,则令加五为止”。但也有论田加耗,“于轻额民田,每亩加耗一斗有奇,以通融官田之亏欠”。平米法的推行,使“豪户不肯加耗”的历史 与税粮负担时重时轻的局面结束了。耗米的均征,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百姓的税粮负担加重了,但是也保证了国家田赋收入,地方官员的公务性支出也绰绰有余,这样 对百姓的额外勒索被大大减轻,故百姓非常情愿地予以接受。

周忱改革真正触及到官田科则的措施是到正统以后的田赋折征。宣德中,周忱曾 经奏准检重额官田、极贫下户税粮,准折纳征银,每两当米四石,解京充俸。这是田赋折征的前奏,规模也不大。及正统以后,伴随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金花银征 收面积日益拓展,使周忱的改革以田赋折纳的方式向减轻官田重赋的目标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他奏准的内容是,允许苏松等府的部分税粮可以纳金花银和布匹折税, 金花银一两折合应纳米四石,锦布一匹准折税米一石。令每亩税课“七斗至四斗则纳金花银、官布、轻赍折色;二斗、一斗则纳白粮糙米、重等本色”。因为只有官 田每亩税额在四斗以上,虽然因赋折征往往低于市场米麦价格,但是通常,与折纳数额的减少或缴纳上供杂派的减少相联系,而且还能使田赋运输之痛苦大大减轻, 所以耕种官田的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由于田赋征收方式的改变,使官、民田税户负担逐渐达到平均并向前推进了一步,金花银逐渐成为调节平衡官民田土赋税负担 的重要手段。另外,周忱还改变马草征收方法。明初马草依田粮派征,马草由江南地区运经两京,沿途过江涉海,十分艰难,劳费不赀,致使当地百姓负担沉重。周 忱奏请输往北京的马草每束折钱三分征收,输南京的则就地买草,大大减轻了税户负担。

北京治卵巢早衰新方法

干细胞治疗不孕不育吗

301医院癌症免疫疗法费用